代表委员这一年丨省人大代表施立波:推广绿肥种植 提升粮食品质
大皖新闻讯 省人大代表施立波是广德市利民农田水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,农业发展是她最关心的问题。1月19日,施立波告诉大皖新闻记者,她将把关于打造皖南农文旅样板的相关建议带上两会。
“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田碎片化的问题,完善了灌溉与排水系统,能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农机空转的时间和损耗,提高农民的耕作效率。”施立波告诉记者,但高标准农田在建设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合理,大规模的土地平整可能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植被和土壤结构,“这两年我们通过实践和调研对比发现,存在新建高标准农田同目前还未改动过的示范田相比,水稻质量、数量有较明显区别的情况。”
施立波表示,今年水稻种植受到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,出现了稻谷质量未能达到收购标准的情况,有种粮大户的水稻销售并不顺利。她建议,皖南作为鱼米之乡,可以大力推广绿色、有机的种植模式,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,生产出更多高质量农产品,提高皖南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,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“可以大力推广绿肥种植技术,广泛宣传紫云英等绿肥在改良土壤、减少化肥使用等方面的作用。”施立波建议,可建立绿肥种植示范基地,集中展示绿肥种植模式和综合利用技术,组织农户实地参观学习,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种植绿肥带来的土壤改良效果,激发农户自发种植绿肥的热情和信心。
施立波认为,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,对种植绿肥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,对在紫云英种植推广以及综合利用方面表现突出的农户,农民合作社也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。“绿肥种植规模扩大,可以让我们的土地实现良性循环,变成肥沃的耕地。”施立波表示,紫云英种植方法比较简单,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,可同时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。
“实施秸秆禁烧主要是考虑到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等因素,但实际上秸秆焚烧后的草木灰富含钾、钙、镁等养分,能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必要营养,焚烧秸秆也具有抑制病虫害的作用。”施立波还提出,可划定特定秸秆焚烧区域和时段,在科学管控的基础上适度放开秸秆焚烧。
施立波还建议,要建立耕地质量常态化监测网络,定期对土壤养分含量方面的指标进行监测评估,依据监测数据采取措施,及时调整耕地质量,实现精准管理。
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
编辑 彭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