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水青山我来护——三个护林员的护林梦
如果说一个人干工作叫工作,那么三个人干就成了事业。在沂蒙山区里,李家三口人用坚守、初心、情怀书写最美护林员的梦想。李焕彩,男,1943年10月生;李长果,男,1970年6月生,系李焕彩之子;李楠,1992年11月生,系李长果之子。祖孙三人都是沂南县依汶镇冯家村村民,也是坚守在孟良崮国有林场黄石山林区的护林员。他们以脚步丈量岁月,以无悔书写青春史诗,默默守护着这片林海。站在孟良崮向东瞭望,蜿蜒逶迤的盘龙山,郁郁葱葱,像一道天然屏障。
“守护山林就是守护一方百姓。”每天,他风雨无阻,步行25公里,往返五道山梁。这条巡山护林之路,他一走就是48年。每年行走9000多公里,累计下来就是40多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10圈还多!五道梁本没有路,但他硬是自己走出了一条“巡山路”。
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李焕彩靠着最原始的工具,如铁锨、背篓、水壶等,每天披星戴月地上山护林。他不断探索方法,不畏艰难,不惧自然环境的恶劣,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48年来,他摔落过山崖,遇到过野狼。劝阻毁林、宣传护林,跟风、霜、冰、雪搏斗成为他的日常。
也正因如此,林区内所有地形地貌、资源状况,他了然于胸,成为了林区的“活地图”。每当森林防火期,他就背着水和干粮蹲守在林区的各个易燃点,认真细致地排查隐患。无论是辖区内的零星火点,还是辖区周边的应急调度,只要有火情,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救灾。“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,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资源。”李焕彩跟乡亲们说。
一人开创先河,二人接续事业。2010年,对于67岁的李焕彩而言,每天25公里的巡山路着实力不从心,于是他开始动员儿子李长果继续巡山。李焕彩告诉他,护林员工作吃苦受罪还容易得罪人,但是在这一片大山之中,革命战争年代,谷牧曾经负过伤,邻村的老红嫂高妈妈流尽最后一滴血,山东省参议会副参议长马保三,翻过这座山把《山东省联合大会会刊》交给王换于保存,这是一座革命的山,走的是一条革命的路。听了这些,李长果毅然接过了父亲的铁锨,继续巡山护林。
防火就像接力棒,一棒接着一棒传。2016年,24岁的李楠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,受聘成为一名森林消防人员,开始了他和这片山林新的故事。前不久,山上的一座风力发电塔被雷电击中,引发了山火。李长果带着消防队绕行安全地带到达火场,协力与火魔搏斗。山火被扑灭后,李楠与父亲一起守候一夜,以防死灰复燃。第二天早晨,李焕彩步行5公里,给他们送来了饮用水等物资。
如今的孟良崮黄石山林区,60多万棵成材的树木茁壮成长。祖孙三人秉持着“一片林、一家人、一条心”的大局理念,既保障了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,也维护了社会稳定,促进了经济发展。(通讯员 张萍)